三言二拍之中华十大畅销古典小说(套装共5册)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三言二拍之中华十大畅销古典小说(套装共5册)
内容简介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是“三言”的第1部,四十卷,收话本四十种。它首次刊行时,名《古今小说》,扉页上有书坊主天许斋的识语:“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分之一为初刻云。”目录又题“古今小说一刻总目”,可见这“古今小说”是“三言”的总名。后衍庆堂重刻时,才题名《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大约刊行于明天启四年(1624),比首部《喻世明言》的首次出版晚了三年。其中,根据宋元话本改编的作品比《喻世明言》少了一些,大约不到二十种,其他的都是明代的话本,但已经很难精确地区分出哪些是改编,哪些是创作了。现在能够确定是冯梦龙自己创作的,在整个“三言”一百二十部作品中,只有一部,即收录在本书中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警世通言》在题材选择、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方面,与《喻世明言》是基本一致的,但也表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即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明显增多,优秀的作品一篇接着一篇,有的着力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侧重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所收的四十篇话本中,利用宋元旧本改编的,已经很少了,可确证的不足七篇,其他都是明代的作品,可能大部分是冯梦龙自己的原创。因此,直接反映明代社会生活及其思想道德观念的作品,就占了大部分,其认识价值自然相应地提高了。它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现了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的繁荣给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同时塑造了一批商人的形象,给人印象很深。《施润泽滩阙遇友》就是非常著名的一篇,它描写了吴江盛泽镇家有织机,丝织业发达繁荣的盛况,是当时江南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小说写主人公施润泽由一个通宵劳作的手工业者,一步步发展为昼夜运营、家有数千金的工场主的历程,表现了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中,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那种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状态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的《拍案惊奇》所展现的基本上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商人、手工业者、小知识分子、僧侣、胥吏、妓女、强盗等等成为了小说世界的主人公,通过他们的经历,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明代社会市井细民的生活状况。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三言”“二拍”的最后一部,是凌潆初继《拍案惊奇》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说集。
  《二刻拍案惊奇》的成书过程与《初刻拍案惊奇》略有不同。《初刻》是凌漾初自行创作,被书商得知,刻印出版的。而《二刻》则是书商主动要求凌濛初续写的。这种状况,正反映了明代图书出版业与通俗小说创作的互动的状况。
  《二刻》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旨趣与《初刻》是一脉相承的,都全方位地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但范围更广阔了。凡是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层、人伦道德的各个主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时,明末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这一状况,《二刻》表现得也比《初刻》更为充分,诸如贫富悬殊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倾斜,官僚政治腐朽造成的社会动荡,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兴的商人阶层对士农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战,淫靡世风膨胀起的人欲对天理道学的反叛等等。可以说,《二刻》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图画。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